小孩到了想吃你手裡的食物的年紀,其實有可能才三個多月。你會突然嚇一跳,他什麼時候從一個無時無刻都在睡覺的新生兒,進階成能共桌同食的孩子了~~~
你會發現他可能用叫聲、哭聲或是一直盯著吃東西的你,來表示他也很想和你一樣,能吃一些奶以外的人類食物~~
你剛開始不知道怎麼讓這個小小孩吃副食品,也不知道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才好~
這很正常,我們也是走一步,試一步,再做修改。這樣的過程走來的。
所以買到不適合的餐具也是很正常的呦~
剛開始,通常會準備一些天然食材,例如米糊、水果汁或是香蕉泥,用一比一的方式調勻,讓孩子吃吃看。
這個開頭通常只是好玩和試試水溫,並不是真的要他吃進多少,也不是為了飽足感,所以千萬不要現在就一頭熱的做一堆副食品。
另外要強烈的提醒各位家長,周歲前不可以吃蜂蜜(因為以避免「肉毒桿菌素」中毒),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蜂蜜是天然食物就給嬰兒嘗試~
這個時候的孩子吃副食品,吃什麼內容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新鮮度。我們可以讓他跟著我們吃,跟著吃可以省掉另外製作的麻煩,畢竟現在食量這麼小,另外做超麻煩~~~
延伸閱讀~製作少食新鮮副食品工具
副食品時期~一起吃的第一步,可以準備一支蔬果棒
我用過網狀的和矽膠兩種不同材質的蔬果棒,他們一樣有個塑膠的主體,也都是從中間打開,放入食物後再蓋起來。另外記得選擇手把有個環的和有加蓋子的,環狀手把能用奶嘴練把它扣住,預防掉落,有蓋子攜帶方便,也可以防灰塵。
下面這款是網狀


上面這款就是矽膠材質。
在這裡我指的網狀和矽膠材質,是指可以放食物的地方。
然後我幫兩種材質做個比較
材質 | 優點 | 缺點 |
網狀 | 軟軟的網子,擺放的空間比較不會受到食物形狀而受侷限。 | 網眼較難刷洗,如果是白色網子容易上色,看起來會髒髒的。 |
矽膠 | 像奶嘴一樣好咬,也很好清洗。 | 食物通常要切小一些才好放入。 |
我很推薦小嬰兒使用蔬果棒,因為它可以讓孩子有自主性,自己拿棒子餵自己吃。同時也是訓練手眼協調的靈活度。
加上,家長可以安心的吃飯,不用忙著餵食,也不怕食物讓他噎到喉嚨,一舉數得。
但是使用蔬果棒的前提是,要讓孩子坐在餐椅上,並且在成人的視線範圍內使用,因為畢竟嬰兒在吃東西的時候是很容易嗆到的呦~~
現在來說說湯匙的部分,最初開始使用於副食品時期
跟大家說一下,一定要常拿媽媽手冊或是寶寶手冊去換好禮,因為我初期使用的湯匙都是換來的呦~~
矽膠軟湯匙

這支湯匙我是在剛開始吃米湖的時候使用,湯匙軟軟的,不怕孩子去咬它。而且現在吃的不多,我通常都用母乳加米精,或是溫水加奶粉再加米精,少量少量的用矽膠湯匙攪拌,非常方便。矽膠湯匙也可以刮碗內剩下的食物,可以餵得很乾淨。
下面就是孩子熱愛它的矽膠湯匙,咬不停。後來矽膠湯匙不夠使用後,它就拿來當成餐桌上的固齒器,咬一咬孩子還能拿著學我們舀食物還吃,很好玩的呦~~

另外也分享一個媽媽界的軟湯匙神器,貝親的軟湯匙。大家都很推薦,網上也有很多好評,但是我自己沒有用過,沒有辦法給你什麼評論,有興趣的你可以去看看喽~~

感溫湯匙
接下來這一支感溫湯匙,是姊姊小時候用過的,它的特點就是如果溫度太高會變淺色,這樣餵食的時候不用一直怕會燙到孩子,很方便的設計。可是,湯匙面積較小,只適合小時候餵食使用,等孩子大一點,這支湯匙也變成餐桌固齒器了~~

就像下面的樣子,孩子喜歡拿在手上邊玩邊吃,大人要自己再拿另外一支湯匙來餵食。

下面的姊姊表演左右開弓,這樣的好處是小孩雙手都很忙,我們可以見縫插針的餵食~~哈哈

硬式小湯匙


剛開始吃副食品的時候,可以準備這種硬式的小湯匙,因為它比較好挖食物,外出會方便很多。也可以用它切或挖或壓碎食物放入蔬果棒給孩子使用喔~~
擠壓式餵食湯匙

當時我會買這一支擠壓式的湯匙,是因為感覺外出會很方便,不用使用碗就能餵食,有剩下食物也沒有關係,蓋子蓋上就能帶走。
實際上使用後發現,它的食物出口很小,如果餵食的粥或是糊有較大顆粒,那就會不斷卡住洞口,要用力壓才能疏通。但是用力壓的後果就是,噴的到處都是~~~
還有在餵食的時候,每一口都要小心翼翼的擠壓,讓擠出來的食物剛好在湯匙上,要不然就會滿出來。用不順手的時候,加上小孩在旁邊呱呱叫等不及,會覺得有種脫褲子放屁的感覺~~哈哈哈
不過,不可否認的,它還是幫了我渡過在外吃糊的時期。我有一陣子都訂購現成食物泥,現成的就不會有顆粒的問題,擠壓上順手很多,而且食物泥一包一包的,開一包放入擠壓湯匙後就可以丟,也不用加熱或保冰,兩者合一真的是副食品時期外出的好幫手。
副食品後期~自己會吃了以後~湯匙叉子怎麼使用?
自己會吃的孩子,我是使用網上大家廣泛推薦的edison,它除了沒有感溫和彎曲度的設計,其他方面都是讓我覺得分數很高的餐具組。(如果想買有彎曲度的湯匙,記得觀察孩子的慣用手是哪一隻喔)
edison湯匙叉子組

上面是姊姊表演叉子吃麵(慣用右手)
他們的叉子有鋸齒狀設計,所以不管出面細麵都能使用,我家孩子愛吃麵,所以這款深得我心。
下面是弟弟示範,湯匙功夫(慣用左手)


不只是吃飯好用,吃布丁也很好挖喔~~

連喝早餐的燕麥牛奶,也立馬派上用場

搭配餐盤使用也不賴~~

湯匙有小凹槽,面積也比小時候用的湯匙大,所以不管吃飯喝湯一隻解決。
我沒有買過其他嬰幼兒專用湯匙,因為這一組就很夠用,而且家裡還有各式各樣的湯匙,如果孩子只是想有新鮮感,或是拿好玩,我就會塞給它其他不好用的湯匙~~哈哈哈
孩子會自己吃的時候~~外出狀況
使用餐廳提供的餐具和食物

使用別人的~~最方便的就是不用帶一堆東西,回家也不用洗。
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到親子友善餐廳是個好選擇。
副食品時期~自己準備副食品和餐具

我有準備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悶燒罐,大的可以再有熱水的地方悶煮食物,小的可以當成食物碗來盛裝,或是單餐外出時,熱好食物放入其中,到定點打開就能食用。
之後我會再詳細的分享一篇,關於悶燒罐使用心得。
外出記得多帶幾支餐具,除了轉移注意力之外,萬一掉落髒了沒辦法清洗還有備用的湯匙。
小孩進入幼兒期~~筷子與不鏽鋼餐具
學習筷要怎麼用?
我自己是讓孩子使用沒有圈圈(手指套入處)的學習筷,因為一開始不會用筷子的小手,要把手指頭固定在圈圈裏面,他不喜歡,也不容易成功,所以後來就都使用這款像夾子的筷子。
而且這個筷子的好處就是不會侷限左手或右手使用,這樣我家慣用右手的姊姊,和慣用左手的弟弟都可以使用了~

成功機率高,小孩更願意用新餐具吃東西,能專心吃東西,真的太感人了。

少了圈圈的筷子,被姊姊廣泛運用。

當媽媽叫老半天,不如姊姊說一句~~吃完我們來玩吧

另外推薦未來想教導孩子正確的筷子使用方式,可以選可以調整圈圈的筷子,或是筷子的指套呦~~~(請注意左右手的方向不同,要觀察孩子慣用手是哪隻)

可以拆的筷子(它分成三階段來教孩子使用)也是一種選擇,而且它左右手都適用喔~~~

叉子刀子要怎麼練習使用呢?


讓小孩使用成人餐具真的沒有什麼不好,我倒是覺得餐具能讓他們受傷,他們會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叉子很尖,拿起來很重。他們更專心的操作工具,有不斷嘗試用更好的方法讓自己能吃到食物。
刀子會割人。但是當他們發現自己也變成可以切食物的小廚師,我放上餐桌的食物也就越來越不需要切小小了。
總結一下
使用餐具就是一個生活技能,一段學習的過程。
不用一定要如何如何才厲害,也不用覺得一招定生死。孩子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會不斷改變。像是筷子,有人說要用有圈圈的,才能在一開始就學到正確拿筷方式。
我是不認同,原因在於,想拿筷子的孩子可能只有兩三歲,但是小肌肉發展到孩子自己能控制的時期卻是大班開始。
所以不用著急要孩子學最正確的,如果一昧的糾正,那最後孩子心中的好奇心都會一點一滴地被磨掉。
還有,學吃飯過程中的『錯中學』。
我家孩子都已經去上學,所以他們也開始使用陶瓷碗。陶瓷有重量,但是摔破不會像玻璃那樣有很多小削削,相對好清理也比較安全。
有重量和會破,這兩個重點讓孩子學會小心使用餐具,不要隨意地帶著碗走動,不然他心愛的碗會摔破。(一開始用重一點的大碗,像成人湯碗的大小,孩子比較感受的到碗的存在,之後再換成一般陶瓷小碗即可)
摔破是必然的過程,為了讓他們在乎自己的碗,可以帶他們親自挑選(一開始我是去IKEA選單色的大碗,現在是在大創買有圖案的小碗)。
一旦自己選的碗,因為自己沒有照顧好而破掉,孩子傷心大哭之後,你會發現~~我們不太需要時時刻刻叮嚀,吃飯坐好或是不要亂跑之類的話了~~
藉由孩子的錯誤,他們自己會知道如何才能讓自己走回正確的道路,與其我們的耳提面命,不如放手讓他們去試試看吧~~
最後祝福你
越吃越輕鬆~~
3 thoughts on “幼兒餐具湯匙、叉子、學習筷該怎麼使用?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教你下一步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