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 醫生推薦最新餵食法原來照豬養才是王道呀~(ㄟ醫師沒這樣說)
話說回來,我養老大小姐的時候,的確是冰磚族
但是,二寶包子哥,真的一點都不賞臉(媽媽準備的工具都只能送人)
所以,包子哥就是有什麼吃什麼,加上他還有個怪僻,不要人家餵
媽媽我就研究了BLW餵食法, 就是「寶寶主導式離乳法」(Baby-led weaning)
然後準備了另一種工具 咬咬樂水果棒 一種食物放進棒子網袋,讓孩子拿著咬網袋的輔具
也加強練習了 哈姆立克法 沒錯~你沒看錯,是真的
在一開始,包子哥還是個嬰兒,他就很會假會
常常會噎到,我就常常幫他哈姆立克一下
好的,大家不要害怕,嬰兒有自救本能
就是多噎幾次,就不敢不咬就吞,也練就一身會自己吐出來的本能~~哈哈

之前第一篇文有提到,有些生理因素~導致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如下
年齡因素
(發展程度,什麼年齡適合吃什麼樣的食物。)
現在提倡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副食品的奇幻旅程
我們可以自己觀察孩子是否有想吃大人食物的慾望
像是,眼睛喜歡看我們吃東西的樣子,小嘴學我們吃東西
搶我們的餐具或食物(搞不好他以為餐具就是食物哈哈)
孩子有慾望去嘗試新東西,這樣學習才容易進步
這階段的孩子還不會自己坐
所以可以選個位置固定孩子的身體,不管是餐椅或是沙發一角都可以
再來就是湯匙,記得先挑軟軟材質的湯匙,比較不會受傷
小孩也很愛拿來啃(果然湯匙是食物~哈哈)
碗的部分,因為一開始孩子吃得少,所以用什麼碗倒是沒有很大的差別
到他坐得穩,可以讓他自己探索著吃的階段
我推薦吸盤碗因為我就不用一直撿碗撿食物
雖然說,有些孩子太有實驗精神,不吃飯~~因為硬是要探索他的碗為啥黏住了~~最後聽過最激動的那位,他把餐椅上的餐桌都拆了
圍兜呢~這真的又是一個百百款的玩意兒,請用你自己覺得方便孩子也不排斥即可
總而言之,使用最適合你家的工具,就是最好的輔助啦~~
準備好這些以後,就是你決定給孩子吃什麼了
以包子哥為例,最先開始試副食品,我是先用現成米精調成糊,因為當時在搬家,無法煮一些隨時可以吃,所以就選這種替代方案~
不然其實一開始可以是任何食物的糊
像醫生說的, 新的添加副食品概念是:少量多樣化的副食品刺激,直接跟著大人一起吃,而不是單一食物連續給好幾天。引用 親子天下
還有「千萬不要」用大人和嬰兒都覺得最簡單的方式~把副食品放入奶瓶~
因為這根本沒有訓練到孩子咀嚼能力,也沒有達到和家人共享餐桌時光的目標
為什麼醫生建議孩子跟著大人一起吃?現代人生活忙碌,開伙的家庭已經不多,如果還要另外擠出時間幫寶寶烹煮食物,勞心勞力,寶寶卻不賞臉,不肯吃,最後常常成為媽媽產後憂鬱的引爆點 ~引用 親子天下

所以在一開始練習吃副食品的時候,盡量把時間安排在家人的三餐時間裡
然後讓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
吃多少算多少,這時候的目標不是 什麼時候才能吃一小碗
而是,能和大家一起享受用餐時光
讓他咬著湯匙陪伴大家,或是桌上有蛋有魚有飯麵,給他試試也很不錯呀~~
就這樣慢慢的,我們也不用再幫他另外準備食物糊
只要用剪刀剪碎就可以喽
或是要嘗試BLW的,就是準備咬咬樂,食物直接塞進網子,然後給孩子自己咬
網子材質有矽膠和布網,可以依照食物特性去選擇
例如蔬菜水果用布的,魚肉蛋之類的用矽膠材質,才比較好清洗
然後一樣,為了不要撿到天荒地老
可以選擇有可以套奶嘴練的款式,咬咬樂 + 奶嘴練 = 無敵 (哈哈哈)
身體過敏反應
我覺得,孩子幾個月要吃到什麼樣的程度,這完全是個參考而已
你自己最了解孩子的狀況,自己觀察孩子的進步空間在哪裡
多多的嘗試各種食物,不要因為一點點懷疑過敏,就讓食物打入冷宮
黃瑽寧醫師說 以免疫學的角度而言,四個月到九個月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當嬰兒的腸胃道在四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免疫耐受性的產生,而此黃金時期(window of tolerance),正好是在嬰兒四個月到九個月的年紀之間。
如果發現有對什麼食物過敏,就先休息幾天,然後再次嘗試(前提是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的過敏)
還有週歲之前不要吃蜂蜜與半生熟食物(糖心蛋、鮮奶之類的)
堅硬或小的硬食物也不要給(花生堅果之類的)
其餘新鮮食材,都不用特別避諱呦~~

口腔發育
(牙齒長幾顆&咀嚼能力)
嬰兒在週歲左右,通常會長出前面八顆牙齒(上四顆下四顆,當然現在小孩可能長更快)
再長出這些牙齒之前,他們比較難「關住」食物
當然這也跟口腔肌肉的發育有關
所以無法切斷食物和咬碎食物,就需要成人幫忙一開始弄成泥或是剪碎
隨著月齡增加,會吞嚥了以後,可以慢慢變成把食物剪碎
一開始越細越好,他們會開始練習咀嚼
嬰兒就算還沒有長出後面的大牙
他們還是會用堅硬的牙齦來磨食物
藉由磨食物的過程,還能滿足孩子的口腔期發育
另外,牙齒長得慢的也沒關係
只要經過兒童牙醫的檢查,確定孩子是照自己的方式在健康成長
那就不用擔心(但是要有堅強的心去面對外界的質疑)
手眼協調能力
(會不會使用餐具?用餐以外的時間做練習,玩有關手眼協調的遊戲)
嬰兒時期,吃手手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式

但是因為現在細菌病毒太強大,很多家長都怕怕
我們可以改其他方式來訓練
像是,吃小餅乾~~在咀嚼吞嚥技術都練成了以後
通常孩子也會自己坐了

會坐的寶寶可以做的事情變多喽
還有,能畫畫~~拿無毒蠟筆握著,愛怎麼畫就怎麼畫
還能幫孩子留下作品作為留念呦
玩麵團~可以從水和麵粉開始
高敏感的孩子會有驚嚇感,我家小姐就是如此
所以後來改成我做好麵糰,拿壓模給他玩,我們換做小餅乾
玩具方面~襄入式的形狀積木對應玩具也是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種六面的木製益智玩具,功能多樣,小孩很愛一直翻轉著玩
最後推薦一種最簡單的~丟接球
可以先選跟孩子頭差不多大的軟皮球,然後丟給他接,他上手以後,再練習他丟你接
不過通常小嬰兒都是自己笑很爽,沒再認真丟,別太介意蛤~~
語言理解力
(他真的聽得懂你的指令嗎)
有時候,孩子真的沒有懂我們在說什麼
大樹老師說,當你跟孩子說,不要玩食物
就像是我跟你說,你現在不要想著粉紅大象
孩子吸收玩食物的關鍵字
我們收到想像粉紅大象的樣子
還有我們的指令太長,跟孩子說,現在請你「先咬一咬吞下去」,之後你「要喝湯」或是「吃點心都可以」呀~
孩子就聽到「吃點心都可以」,所以他要離開餐桌了……….
一次一個指令,一次專注一件事情~就好了。
因果關係的理解程度
(因為肚子餓,所以要吃飯。其實很多孩子還在找自己的飢餓感程度)
小孩尤其在玩的時候特別容易忘記餓
越小的孩子越是用瘋瘋的或是爆走的方式來呈現
因為他們還沒認知到,喔~原來這種不舒服叫做肚子餓呀
而且肚子餓也有分等級的,不是嗎
我們也有嘴饞的餓 ~ 一點肚子餓 ~ 運動後突然餓 ~ 太久沒吃大餐的餓……..
所以孩子也還在認識自己的餓
我家包子哥最常說: 我肚子好呃,我等好久好久
但是,他可能口渴的比例比較高,喝水喝湯後,再隨意拿些菜,就說吃飽了
這時候媽媽就變成超級賽亞人惹~~~
加上一小時過後,包子哥再度飄過來,誠實的說:媽媽我肚子餓了
你會想揍人~哈哈哈
好啦~
這就是人生,媽媽我會好好學習的
祝大家越吃越愉快~~
真棒的分享!我家小孩也常常不受控,而且常常叫肚子餓買了飯之後說我想出去玩,不想吃了。上週五答應家人要買早餐,結果太早起床早餐店沒開,結果女兒大不爽!因為她覺得我們說話不算話,現在當父母真難為!
介紹您一本書《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很適合家長學習應付高敏感兒
http://bit.ly/2Miorrq – apotheke-shopping
http://bit.ly/2rYRbia – online pharmacy joyson
Thanks for the article post.Really thank you! Great.
Thank you for your affirmation, you can pass it on to the friends next to you for reference
Hey! Someone in my Myspace group shared this site with us so I came to take a look.
I’m definitely enjoying the information. I’m book-marking and will be
tweeting this to my followers! Fantastic blog and fantastic design and style.
Thank you for your confirmation, is it convenient for you to leave your Twitter URL link
Hello, i think that i saw you visited my blog thus i came
to “return the favor”.I am attempting to find things to
improve my site!I suppose its ok to use a few of your ideas!!
Is there? What is the name of your blog?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do you want to exchange?
Thanks so much for the post.Really thank you! Great.https://edpillsnews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