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5 月 29 日
儲蓄

光是吃~放假中的小孩超驚人花費有哪些?全家一起來理財

養孩子是全方面的~食衣住行育樂~一樣都不會缺。

網路上也有許多養小孩需要花多少錢的相關文章,大部分也都是全方面探討,每樣開銷的支出原因,和每個家庭需求不同需要的花費也不同,等…………

尤其是飲食方面,常常是我失守最後防線的炸彈~

我們常常有機會在外面吃飯,像是課後才藝課的時候、或接下來就是暑假,在外只要是孩子在身邊,他們最想去的就是便利商店~

我發現台灣便利商店,真的是太便利~

便利到~明明我是想領個錢,明明我只是要繳個錢,明明只是想吃個簡單的晚餐。但是默默的好幾百元就這麼飛走了~

我想過很多方法來取代便利食物,各式外出時盡量不要去便利商店的方法~

像是,不要選小孩在的時候去繳錢領錢。出門帶水杯。自己帶食物外出用餐,等……..

但是容易失敗的地方就是在於,常常出門忘記水杯,或是覺得不需要帶而沒有帶。自己帶食物的前置作業時間,還有沒吃完食物容易腐壞的情況。

還有最重要的,現在孩子大了,我很少像以前一樣帶東帶西,常常手機鑰匙錢包就出門,出了門才想到,好像太輕便了,通常都來不及,又要進便利商店走一圈了~~

後來我想到一招~讓小孩對花錢有感~

我覺得理財這東西,總不能只有我一個人在傷腦筋吧~所以,我找一些小孩在乎的花費,像是養寵物需要的錢,買新鞋子需要的錢,出門玩機台的錢,等…….。換算成平日開銷的折抵。

例如說,姊姊在乎寵物的事情,但是我們家的金錢分配就是固定,如果他想養寵物就要有所犧牲,他因此同意在平日不喝飲料、不買冰品糖果、不點太貴的餐點。

弟弟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可以買新鞋子,所以在現階段還有鞋子可以穿的時候,他要忍耐不買好吃的東西,才能把錢省下來,未來買一雙超級帥的鞋子。

萬一~小孩總是有個萬一~真的很想買個好吃的,那就等蓋印章蓋到一定的數量(這方面是跟爸爸的約定),才能選自己喜歡的食物。

小孩對於金錢真的沒辦法像成人一樣有個概念,他們不知道三個十元和三十元是一樣的。所以不要用成人的算法算給他聽,在他小的時候,還不會基本的加法,那直接拿三十元給他,跟他說哪幾個可以,看可以地去買的那幾樣就好,然後說其他的老闆不會讓你買,因為你的錢不夠。

如果他妥協選好,就是完美結局。不想選三十元以下的就存下這次的錢,下次再買(他們知道兩次的三十元有比較多)。都不行就是帶離現場,等孩子到門口再讓他想一次,想通就去買或是存下,想不通就回家。

大一些會用手指頭數數,我有跟姊姊說過,其實選一個十元和一個二十元,會有兩個糖果喔~結果她非常驚訝,一直跟我確認老闆會讓她購買~哈哈哈

對金錢有感後~一起想辦法~

我家姊姊是比較能抑制自己慾望的小孩~~

所以她時常會提醒我,也會一起討論看看可以怎麼吃~

還會跟我一起研究食譜,她選擇喜歡的料理,問我可行度多少,能買到這些食材嗎?然後一起完成料理。

弟弟愛吃糖果愛喝汽水,沒有大人幫忙制止,完全可以無止盡的吃~

如果要他好好吃正餐,不是餓他一下,就是讓他跟我們一起製作餐點

伯司幫忙洗菜
我是大哥哥了

有參與感,等於找事情給他做,等於他更願意試試吃自己準備的食物。

和孩子一起製作餐點的好處,除了增加食慾之外,還能省錢與磨時間,這樣一天的活動就搞定啦~


不過,在其他方面,養小孩真的是這麼可怕?這麼花錢如流水嗎?

其實也並不是這樣說,就像兒童理財達人「四寶媽」郭莉芳,他有提到~孩子的花費多寡,主要還是看家長怎麼想。

為什麼這麼說呢?

衣、住、行方面~

你看~廣告都洗家長的腦『給孩子的~要給就給最好』~我聽他在狗X。廣告是為了賺錢才會這麼說,但是物質上的真的不必樣樣給最好。

像我們家和四寶媽一樣,很多東西都是二手互惠的。我不只有朋友幫助我,給我許多二手衣服、推車、嬰兒用品,我也找到一家,專門收購二手婦嬰用品的通路『ECO媽咪~二手婦嬰用品店』。

ECO媽咪可以讓我賣掉不需要的用品(人家送的,但是用不到,或是孩子已經用不到的),然後也可以在他們那裏買到我需要的嬰兒用具(我買過安全座椅),如果是短期使用的商品,他們也有提供租借服務(我借過嬰兒玩具、平衡車、幫寶椅,等…)。

賣掉東西可以賺到現金,買他們的東西很便宜,租借商品不需要花大錢,只要度過過渡時期就好,用完就還~非常省空間。

在現在的社會,物質上的需求真的是過盛,有些東西真的能用就好~我們用完再傳承給身旁的朋友,或是像我一樣賣掉賺錢,環保又經濟實惠。


育、樂方面~

育~~學校也有公私立托嬰、社區保母補助、公私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化幼兒園,等……

樂~~現在有很多親子餐廳、親子館、親子農場、賣場遊樂區、兒童圖書館、兒童美術館、兒童樂園,等…….

這些算是家長需要認真做功課,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孩子,和家庭預算的項目。

尤其是教育方面~

如果是要從托嬰開始托育,現在政府有推出公立的托嬰中心,送社區保母的有每月補助金,全看自己的家庭適合哪一種。

如果是自己請育嬰假到孩子兩足歲的,有兩歲開始收托的非營利幼兒園(比較像私立模式但是收費便宜)。

像我是自己全職帶孩子的,在孩子三足歲就可以報名功力幼兒園。我家老大是四歲才抽到公幼,小的是小班開始讀。

公立幼兒園(鄉鎮體系或是學校附幼)、非營利幼兒園,他們通常都是在每年四月開始報名抽籤,很多搶手區域都是很難進去讀的。

怕孩子沒有地方托育的家長,還能選準公共化幼兒園,這樣的幼兒園前身都是私立幼兒園,申請通過後成為準公共化,在收費上就會差很多,需要上班的家長可以考慮這種園所。

每種園所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像我們選的鄉鎮體系公立幼兒園,他們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都很短,早上七點半到八點,三十分鐘的時間,只要晚來就是遲到(孩子很介意自己晚到),要上班的、家裡還有小嬰兒的,都是很匆忙地送過去。

下午也是三點四十就開始放學,到四點之前一共二十分鐘。只要稍微不小心拖到時間,四點之後就關門了。當然他們還是會讓你接孩子,就是會比較尷尬~~哈哈

因為我是全職在家工作的媽媽,所以沒有讓他們上課後延拖的課,如果需要延拖的家長,園所會讓你選要四點到五點或是四點到六點,費用就是另外算~~

對了,公立幼兒園(鄉鎮體系或是學校附幼)是有寒假和暑假的,他們跟國小國中完全是一樣的時間開學與結業。如果你的孩子寒暑假沒有人能幫忙照顧,就不要選公立幼兒園呦~~

樂~假期中的孩子~

我想我家孩子讀公立很省錢,但是到寒暑假我就要苦惱了~~

不想增加太多的花費,所以要很認真地放假前,找一些費用親民的課或是場所讓他們去消暑一夏。

我們常常找救國團的課程來上,一期兩個月,收費通常一兩千元左右。

另外我們也會穿插一些特別的課程(一堂費用超過三百的課),像是小桌弄桌遊課柚子創意空間塗鴉課,類似這樣好玩的課程,小孩會滿心期待老師帶來的驚奇~

不用收費的地方,我們最常去的就是親子館、兒童圖書館、公園和家裡。

最近幾年桃園新成立的親子館非常多,我們可以常常跑不同的點,就算常去的館,他們也會經常更換教具玩具,所以一點也不膩呦~

不過親子館的規定是國小以上的孩子不能入館遊戲,所以家裡有大孩子的家長,要看看你要去的親子館,有沒有大孩子可以去的閱讀區或是桌遊區喽~~

兒童圖書館~在這裡可以讀到非常多的書,我幾乎都沒有買過什麼書本,全靠政府的兒童圖書館過活,而且因為書本是借來的,自己無法擁有,所以孩子會特別好奇也很認真地讀內文。

每次到圖書館都可以看很久,他們最期待的就是借五本書(其實可以借三十本,但因為書本很重,所以我規定五本)回家。能選自己喜歡的書,然後自己拿自己的借閱證借書,最後帶回家細細閱讀,這種短暫的擁有孩子很喜歡~(家裡不會有太多沒看的書、也不用花大錢購書的好地方)

公園~除了太熱和下雨天,其他都沒有什麼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去,也是個放電的好地方喔~

當然偷懶的時候就是宅在家~

下雨天的時候就是宅在家~

身心疲憊的時候就是宅在家~

千萬不要一直逼迫自己或是孩子一定要過一個多有意義的假期,也不要把假期塞滿滿~

放假就是輕鬆就好~

最後祝福你~

假期愉快~

rusian ye

我是rusian,一個正在開始享受個人生活的媽媽,喜歡小孩和甜食,還有用兩條腿努力逛街~ 出生在桃園,在新竹成長,現居桃園~ 享受家庭生活之前,我在托嬰中心,幼兒園,特教機構,家庭托育當中,都是擔任一個照顧者的角色~ 2019年開始,開啟我的斜槓新生活~ 身為天主教的年輕人,也花了一些時間在教會團體~ 不過平時最愛的還是上瑜珈課,能身心舒暢呀~

View all posts by rusian ye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