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5 月 29 日
全家一起參加教會活動

我家的孩子與天主,有飽足感的精神糧食

現代社會越來越複雜,我們除了幫孩子挑選優質的食衣住行育樂,最重要的就是心靈的寄託。

讓孩子知道,在生命中是有個東西,永遠不會離開他,他會更健康更有勇氣的面對這個世界。

孩子與天主的開始~~初嘗甜美果實

我們是信奉天主教的家庭,我和先生的原生家庭也都是天主教的老教友。

我們從小就領洗和進教堂。

雖然成長過程當中有些迷失,但是最後長大成人,自己還是渴望有精神上的寄託,所以都分別在大學左右回歸教會。

進社會後的我們,更是喜歡教會裡的單純無利益關係。

我們在一個天主教青年活動中認識彼此,因而相識結緣,也步入婚姻。

孩子出生後,我們仍然帶著孩子進堂與參加活動。

還記得做完月子的第一個主日,我們到教堂裡面不過一個多小時,我們卻是帶了一大包的東西出門,除了奶瓶尿布這樣的必需品之外,我連耳溫槍、乳液、藥膏、毛巾、備用衣服等等,全部都預防萬一的帶出門。

包包之外還帶了背巾、推車、提籃,現在想想,我好像是要去三天兩夜。

在當新手爸媽的磨合期當中,我們還是希望孩子能熟悉教堂與每週的主日彌撒。

所以不管多麻煩,我們還是盡量學習在教堂裡就帶孩子一起去。

還記得,喝奶時間如果剛好在彌撒,我還會帶熱水去沖泡,整個教堂只有嬰兒趕在彌撒當中吃東西(彌撒前一小時到彌撒後半小時都不能吃東西,尤其是彌撒當中,絕對不准在教堂飲食),哈哈哈~~

在家哩,孩子如果不好帶,我就唱聖歌給他聽,給他一個安定,也給我自己一個依靠。(因為我們不收驚)

我自己從小只要遇到害怕的事情,就是大聲念經或是唱歌,感覺天主在身邊,就有了勇氣。

現在也把這樣的概念教給孩子,希望在人生旅途中,有個永遠陪伴在她身旁的人可以保護她。

慢慢的孩子越來越大,抱不住了,彌撒中總是想下來玩,剛好教堂新做了一小間孩子可以待的小房間,讓家長可以餐與彌撒,孩子也有地方玩。

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懂小聲一點,所以常常在教堂裡被長輩們提醒,小聲一點,安靜下來,我們也開始有壓力。

所以慢慢的,我們比較喜歡參加青年聚會的彌撒,大家的包容度比較高,孩子與我們的壓力相對小很多。

雖然餐與教會活動或是彌撒總是這樣有種種難關,但是在看到孩子願意親近天主,喜歡聖母媽媽,也會跟著我們祈禱做動作之類的,一切都很值得。

由於,我們的第一胎是個性較溫和的女孩,所以帶他接觸教會,遇到的挫折不算太多,而且二打一是非常輕鬆的。

我們參加青年活動常常有靜態的分享或是祈禱或是無趣的開會,他都能安靜地陪伴,只要有人跟她玩,或是有東西讓她有事做,他真的就是跟著也不會讓大家覺得受到干染。

他也喜歡和大家在一起,常常在他心裡也有一種期待,我們一家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滿滿的精神糧食。

信仰實踐出現了困難~飢餓

隨著第二胎弟弟的到來,我們又開始適應新手雙寶爸媽的生活。

第一次開車要參加彌撒,原本半小時的車程,我們足足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

車上充滿孩子的吵鬧與哭聲,還有大人煩躁的情緒。

我們每週進堂的機率變低,大人的煩躁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想過死一死算了~~~

慢慢的,我們從參加一些小活動開始或是幾次主日彌撒,讓自己還感受到教會的愛,信仰依然存在。

這一段精神糧食不足,大家處於飢餓狀態下的日子,其實我也不記得多詳細了。

我只知道,不管是肚子的餓或是信仰的飢餓,都會讓人無法好好生活,變得跟怪獸一樣可怕~~~

一道曙光~~天主與孩子

我一直沒有去相信一句話

『孩子是天主在照料,我們只是輔助他們長大,孩子是否能健康快樂的生活,是天主在安排。』

孩子其實自己會去貼近天主,他們會渴望自己的精神糧食。

就像女兒常常在我不經意的時間祈禱,可能是在車上,可能在我們領聖體後,或是睡前。

沒有人要求他要在這個時間祈禱,但是他知道,他不論何時何地祈禱,天主都會聽到他的話。

他也會拿聖像到床上,希望天主聖母讓他一夜好眠。

也喜歡看介紹彌撒的動畫影片,藉由這個影片,孩子真的更認識彌撒的過程,而不是單存只聽大人講解。

女兒周歲左右有跟著媽媽一起參加媽媽們的道理班,媽媽聽修女的道理,孩子們在旁邊自由的嬉戲玩耍。

現在長大了,自己好奇教義與道理,所以開始參加兒童道理班。懵懵懂懂的弟弟當然也學姐姐一同前往。

姐姐語言能力很好,所以常常會說一些他學到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也會跟弟弟介紹。

有時候孩子好多問題,我也回答不上來,就會請他記下來,下次問修女或神父。

有飽足感的天主~~

當孩子肚子餓會挖冰箱,信仰上的飢餓,孩子知道找誰詢問幫忙,這兩者能力一樣的重要。缺一不可。

我曾經覺得,我的信仰是活在身上每個細胞裡,無法與我分開。

雖然我對於天主教的認識真的不夠深,孩子很多問題我都不知道,但是看孩子渴望得到答案的樣子,讓我也好想跟著他學習,想跟她一樣有吃得飽飽的感覺。

雖然知道帶著孩子繼續認識天主的道路一定很崎嶇,但是,在一起努力的過程中,看到孩子是慢慢在成長的。

尤其這次新冠肺炎,我們的堂區教堂都沒有彌撒,突然讓我發現,原來以前每週在想要不要偷懶不去教堂的心情,現在會變成,想彌撒卻無處去的窘境。

恢復每週彌撒後,孩子也懂得在彌撒中,自娛娛人的玩小東西,也知道不要打擾到其他教友,這個進步讓我和先生輕鬆很多,也讓多年無法拿經本看(小孩會搶然後會破),還有無法聽講道的狀況,慢慢解除~~~

希望~~

能幫助想帶孩子接觸宗教的你

祝福你~~

越來越順利。

rusian ye

我是rusian,一個正在開始享受個人生活的媽媽,喜歡小孩和甜食,還有用兩條腿努力逛街~ 出生在桃園,在新竹成長,現居桃園~ 享受家庭生活之前,我在托嬰中心,幼兒園,特教機構,家庭托育當中,都是擔任一個照顧者的角色~ 2019年開始,開啟我的斜槓新生活~ 身為天主教的年輕人,也花了一些時間在教會團體~ 不過平時最愛的還是上瑜珈課,能身心舒暢呀~

View all posts by rusian ye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