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87%的家長都被問過~你的孩子怎麼這麼瘦或這麼小隻。
路人甲乙問就算了,”關它闢室”
親戚朋友問就算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另一半問,就揍他~~小孩又不是老娘一個人生養的。
但是,醫生或是護理師問,心裡就會開始緊張。
養我家弟弟的過程,很多時候都是被質疑。
只有一開始轉全親餵的時候,真的是需要補充額外奶量,不過也是因為那次經驗,似乎惦下某種基礎,永遠覺得孩子沒吃飽的基礎。
這種思維其實很可怕,長期下來,我都開始覺得他一定是吃太少。但事實並非如此。
弟弟的活動量一直比姐姐大,五個月會匍匐前進,七個月能扶著站。一歲半會滑滑板車,兩歲學平衡車只花了三十分鐘,快四歲的時候,花三分鐘學會兩輪腳踏車。
這全都是因為他~非常好動,凡是身體力行,所以他是少量多餐型,加上每天消耗的熱量非常多,所以才沒有多存一些來長肉。
飲食方面,他的自主性很強,副食品時期都不吃我做的食物泥,後來我只能用BLW餵食了。當然,那樣子吃是以孩子為主,不是我們餵,也是被別人看到一次念一次。浪費都掉光光,這樣到底是在吃什麼,小孩沒有餵他怎麼會長大,就是讓他這樣吃所以才沒長大……..
是呀!無可厚非,這樣吃的確不是讓孩子長胖的方法,但是回歸主題,小孩太瘦小,到底是依什麼為標準?
以醫生的觀點,生長曲線是3%,一直都沒有變~~超級正常!!!
但是大家普遍認為,小孩就是要從3%長到97%才是有長大。好吧,說97%太遙遠太誇張,就算是長到15%或是50%,都是很困難的。
除非,除非換人養孩子,他的主要照顧者給他的飲食習慣不同,不再是原有的進食方式。像是開始電視、看平板餵飯,想吃炸得或是高熱量食物都無限提供。限制小孩活動,不要這樣跑很危險,不要這樣一直跳,不要爬上爬下。讓他看電視、看平板、看手機、玩電動,只要乖乖地安靜就好。
我相信,用以上的方式,小孩絕對會胖起來。
但是,這是你想要的嗎?
所以我們不要被『太瘦小』這個評論框架我們的思維。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真的是吃對了小孩就長肉?)

我讀過這本~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之後,它裡面有些觀點與教育很讓人心安。
餐桌變戰場
吃的多
例如~碰到大食量的孩子,不要一下子完全制止他吃甜食點心,也不要用大人自己規定的方法每天24小時的緊迫盯人。
我們要做的是一起討論出一個孩子也認同的方式,再開始減少或是刪除部分食物。執行部分就要相當嚴格,要求孩子一定要遵守規則。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看出問題、給予自信。(不是小孩怎麼吃怎麼長肉)
幫助孩子~提供營養的零食,控制提供的時間。
看出問題~找到飲食過量的原因,是長期習慣還是疾病或心情影響。
給予自信~我們能影響孩子身材的力量有限,但是給予他喜歡自己和愛自己樣子的心,我們是擁有無限的影響力。
那遇到吃太少的小鳥胃小孩呢?
不要強迫餵食。有家長會灌奶,有的會趁他睡覺的時候要他張嘴喝奶,大一點的小孩就看影片張嘴吃飯,或捏鼻子讓孩子張嘴餵飯,還有的是一口糖一口飯。
滿心期待孩子吃,看著他盯著他吃。『如果不吃或是沒吃很多,就是不愛你』這樣的情感不斷投在孩子身上,或是買很貴很高級的食物,孩子不賞臉,生氣孩子,不懂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吃。
不要把「沒吃完我為你準備的食物」跟「你不喜歡我」畫上等號。
要做到這一點真的不容易,因為準備食物像是我們用心的作品,沒人賞臉多吃一些,我們就覺得這個作品沒有得到認可、沒有價值。
這像是心理的魔鬼。
所以,書裡教我們可以放一些廚房標語。
像是~只要你健康快樂,不管你吃多少我都無所謂。
不管胖瘦我都愛你。
我相信你會取你所需。
我接受你現在的樣子,不管你吃多少都無所謂。
沒有一樣你愛吃的沒有關係,但是要等下一餐才有食物可以吃喔。

看到這裡,你還是堅持要找到~小孩吃啥才能長肉嗎?那你來錯地方了。

每個年紀的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4~12個月
讓孩子主導,不管一開始是不是你拿湯匙餵食,當孩子不願意吃的時候就不要再免強。多試幾次不一樣的食物,或是不同的餐具,都會讓孩子有不一樣的反應。
他想自己吃的時候,就讓他自己來。
如果孩子可以盡情的享受食物,他的吃飯技巧會進步飛快。
飢餓使人怪乖,有餓才會吃得更好。
1~6歲
吃飯時間、端什麼食物上桌,是我們大人決定。
要吃桌上哪一些食物,要吃多少,是孩子決定。
記得,餐桌氣氛不要是權力鬥爭

學齡兒童
要有更多溝通。尤其是餐桌上的規則,請和孩子一起討論,不要專制的設立規則。
教導天然食物的好處,人體需要那些飲食。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是真正開始自己學習管理自己飲食的階段。
由成人給他們引導,會比直接限制飲食,或是單方提供食物,更有效的讓孩子自己學習到,要怎麼吃才是最營養健康。
不然,都靠家長把關,我們也是累死自己、逼死小孩而已。
教養從餐桌上開始
這本書裡面說了很多營養師的觀點,我最喜歡的是作者提到愛自己的部分。

愛自己,才能更愛家人
媽媽通常是掌廚者,掌廚者通常也是最了解家裡面還剩下多少食材和剩菜剩飯的人。
為了怕浪費,媽媽在料理的時候會抓準當餐要煮多少,還會看看哪一道菜是加熱後不好吃的,當餐,媽媽就會把它吃光光。
記得有個故事是說,媽媽住院的時候孩子每回都熬魚頭湯給她喝,她不理解為什麼?
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孩子小時候,媽媽都是把魚肉都留給孩子吃,剩下的魚頭,怕浪費的媽媽會啃乾淨,久而久之,就讓孩子誤以為媽媽喜歡吃魚頭的誤解。
魚頭並不難吃,但是媽媽其實也很想享用魚肉的部分,如果媽媽不說,又有誰知呢?
對於不浪費食物的美德,要清楚跟家人說,我是因為不想浪費所以才吃乾淨、吃光光。媽媽還是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也不想每次都吃菜尾吃太撐。
外出飲食也是,尤其是吃到飽的店家,要教育孩子能可多拿幾次,也不要一次拿太多而浪費了。
媽媽要適時的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讓孩子知道,勇於表達清楚、記得先愛自己,你才有更多力量去愛家人。
小結
家庭裡面,不是小孩乖小孩聽話就好。
我們也需要打開耳朵聽聽孩子的想法,他們也許思考不成熟,但是身為家長的,不就是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幫助他們回到正軌嗎?
如果在一個家庭的心臟『餐桌上』,孩子都沒有發言權,也沒有被看見,更別說有家庭的舞台可以發揮,那孩子會漸漸地把自己越藏越深。
想要孩子好好吃飯,想要孩子長高長肉。
其實我們要提供的除了健康食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用餐氛圍惹~
小一的老師說,再過三四年,你的孩子不再這麼有童心,也不再什麼都想跟家人分享。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管道和孩子串聯(一樣的興趣或是一樣喜歡做的事情),那他會更不知道何時可以和自己的爸媽說說話惹~
真的找不到共同事情可以做,那至少大家都需要吃飯吧!
在餐桌上找回你失去的孩子,孩子會更自然的跟你親近。
跟你親近的孩子,他放輕鬆的用餐,吸收的會出奇的好。
提供食物與用餐時間地點,這個方法我使用了幾年,我家老大真的從三口組(吃飯吃三口)脫單,現在他知道找天主做的天然食物,也會詢問看不出原型的食物是怎麼來的,會和弟弟歸類那些食物是人類自己做的,因為那大部分都是不營養的食物。
老大現在也不斷的長高,雖然說在別人眼中還是個瘦子,但是,我們給他個觀念,你現在是跳舞的舞者,你這樣的樣子是很美的。
他也不會因為別人要他吃胖就吃,而是為了好吃或是吃天主的食物讓她健康而吃。
弟弟看到姊姊總是長得比他高很多,他滿是羨慕。所以會跟著尋找天主做的食物,因為他知道那是讓他長更大的捷徑。
最後祝福你
越吃越快樂!

